“牛”转六盘:探秘六盘山牛肉
文火慢炖、辛香浓郁的萝卜牛腩;口味丰富、滋滋冒油的铁板牛排;香辣爽口、微微弹牙的凉拌牛肉;热辣滚烫、滑嫩鲜香的水煮牛肉……牛肉作为餐桌上的百变主角,有着各种吃法,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做法和文化。说起中国牛肉最好吃的地方,少不了固原这座宝藏城市。
固原地处六盘山区,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发展优质肉牛养殖。这里的肉牛食用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等上百种优质草料,饮甘甜泉水,生长在青山绿水、无污染的环境中,肉质细嫩、富有弹性、脂肪分布均匀,且营养丰富、味道独特,尤其是大理石花纹明显的牛肉,备受消费者青睐。
肉牛产业想要发展好,优质的养殖是第一步。走进彭阳县新集乡一家养殖场,一头头健壮的肉牛正在悠闲地进食、散步。在这里,家家都养牛,人人有技术,牛产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据新集乡畜牧站站长马成荣介绍,作为养牛大乡,这里养殖10头肉牛以上的养殖户有1260户,50头以上的家庭牧场有90家,100头以上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合作社(公司)有5家,肉牛饲养量8.2万头,存栏量4万头。像新集乡这样万头以上的肉牛养殖乡镇全市共有32个,千头肉牛养殖示范村210个,大中型养殖合作社300个,肉牛标准化“出户入园”养殖园区103个,规模化养殖率达25%。其中有固原特色的黄牛在六盘山下不仅养殖规模大,而且品质好,再加上健全的良种繁育技术、科学的管理培育方式、完善的动物防疫服务等,使得“固原黄牛”和“泾源黄牛肉”成为全国热销的地理标志农产品。
多年来,固原黄牛积极探寻走出宁夏、迈向全国的新路径。2024年,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赴上海、北京以及合肥、德清、成都、长沙、广州等地开展农特产品宣传推介,签订牛肉类销售订单30多笔,牛肉订单供货量624.5吨,订单金额超2.9亿元,主要销往广东、四川、福建、湖南等省份。近年来,还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建设“宁夏六盘山牛肉”体验店、营销店65个,年销售牛肉制品超3000吨,并结合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不断扩大“固原黄牛”的市场影响力。
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的背后是完善的产业链和技术研发,以泾源县源牛(宁夏)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这是一家从事集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分割、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牛肉企业。为了保证销售到外地的牛肉口味鲜美,公司开发出热宰中温鲜牛肉,将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排酸分割,“从屠宰、分割到包装仅需20分钟就可以完成,我们采用‘冷链+航空’的运输模式,鲜牛肉24小时内就能运至全国各地。”公司总经理郭芳芳说。
作为宁夏“六特”产业之一,肉牛产业是六盘山地区推进乡村振兴和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2024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03.8万头,占全区肉牛饲养量的40%,年产优质黄牛肉8万余吨。在脱贫攻坚期间,固原市超过70%的贫困户通过发展肉牛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时期,肉牛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通过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品种改良、发展肉牛深加工等措施,固原黄牛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生产的转变。如今,全市已开发出包括牛肉干、牛肉丸、酱牛肉等在内的超过50种深加工产品,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未来,固原的肉牛产业无疑将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见习记者:姚亚婷 记者:崔一波)
相关新闻
-
宁夏将扩容普高“学位”
2030年升入普高学生比例达85%以上[2025-04-30] -
祝贺!宁夏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2025-04-29]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医疗保障工作
[2025-04-28] -
鱼水情深铸丰碑 双拥共建谱新篇 ——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5-04-26] -
我市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2025-04-25] -
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固原赛点开赛
[2025-04-25] -
走出抑郁的“国学配方”——探寻“寻找安详小课堂”的时代价值系列报道之一
[2025-04-25] -
文明沁人心 合力绘新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为“两个市”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2025-04-25] -
从一株苗到45亿元产业链 ——科技育苗激活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24] -
原州区构建三级劳务平台打造特色品牌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