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灯盏祈新愿
正月十五临近,年味正浓,西吉县将台堡镇明台村村民朗瑞的家里欢声笑语不断。伴随着火炉上水壶传来的烧水声,朗瑞和4个妯娌围坐在桌前,手中揉捏着面团,笑声与面香交织。她们正在为元宵节赶制灯盏,祈愿风调雨顺、家庭安康。
灯盏需用荞麦面或是黑一点的白面制作,揉面时讲究“不软不硬、不干不裂”,蒸熟后插上棉线灯芯,倒入清油点燃,寓意点亮新年希望。灯盏有时还会捏成相应月份的灯盏,灯盏边缘以棱角标记月份,蒸熟后观察灯内留水的多少,预判每月的雨量。
灯盏是西北乡村过元宵节的习俗之一。如今,灯盏不仅是民俗符号,更成为连接亲情的纽带。今年朗瑞家的灯盏制作格外热闹,大家分工协作:大嫂马彩红揉面,五嫂和二嫂捏灯盏,三嫂刘淑红塑生肖。“我是妯娌里最小的,以前啥都不会做,这几年搬迁下来,跟着几个嫂子学会了炸麻花、做灯盏。”朗瑞说。“老辈人说,捏灯时心要诚,手要巧,灯盏才能灵验。”刘淑红边说话边将面团捏成蛇形灯盏,蛇背用剪子剪出花纹,蛇眼以黑花椒点缀,活灵活现。
制作灯盏不仅为了展示手艺,更是文化的传承。常用的灯盏寓意年年有余,祈求五谷丰登。做灯盏时,手巧的人会按照家里人的生肖捏制相应的生肖灯,“生肖灯是一盏灯对应一个人,点亮后能护佑平安。”刘淑红将捏好的猪灯放在簸箕里,“狗看家、鸡司晨、猪灯旺六畜——这些都是老祖宗的智慧。”十二生肖灯深受孩童喜爱。“今年是蛇年,多做几个蛇的灯盏,还做了兔子灯盏,有些是和老人学来的,有些是看着手机上的视频做的。”刘淑红说。
到了正月十五傍晚,将面灯蒸熟,灯芯浸油。夜幕降临,院落的灯盏次第亮起。灯影摇曳中,家家户户祈福新的一年安康平顺。(记者:梁 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