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足音奏华章 履职为民谱新篇——固原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综述
时光不语,春秋代序,时间的年轮周而复始。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生动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交出了一份有为有力有效的“成绩单”。
党的领导定向领航在精准对标对表中把牢人大方向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亲临宁夏考察,让我们倍感温暖、倍觉振奋、备受鼓舞。市人大常委会精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对固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耕细作加强监督和地方立法工作,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人大工作的实际行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研讨,开展学习研讨28次、专题讲座4场,组织代表参加“1+3+N”系列活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成为人大工作最鲜明的底色。
市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定期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充实工作力量,关心干部成长,特别是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到自治区人大汇报对接工作,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常委会党组锚定市委工作方向,把握人大工作节奏,紧扣市委“12375”总体部署,制定“一要点三计划”,带头落实市委安排的专项工作,做到了重点工作向市委对标、重大决定向市委请示、重要事项向市委报告。
坚持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与改革同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部署,研究制定人大改革具体任务13项,分年度细化落实举措,首次通过互联网公开征集常委会监督议题,创新建立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定期通报制度、专题询问问题清单交办制度和公民旁听制度,制定常委会班子成员联系县区人大工作办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制度优势,彰显了人大担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人大担当
大局之所在,亦是人大履职重心之所在。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监督重点向市委中心工作靠拢,向增进民生福祉聚焦,坚持监督与支持并举,凝聚了推进现代化美丽新固原建设的强劲合力。
围绕走好“一三二”产业发展新路子,组织代表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视察,专题调研、专题询问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一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围绕看牢守好“国家账本”、人民财富,听取和审议计划、预算、审计、政府债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等报告,及时批准调整部分经济发展指标,3次听取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并依法审查批准,有效推动了机关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
坚决守好“绿水青山”,持续擦亮美丽固原生态底色,听取和审议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专题调研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情况,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对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固原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努力让固原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城更净,守好改革发展的基准线。
始终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解民忧、暖民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突出有形有感有效,对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进行专题调研,助推“铸牢”示范市创建。专题调研、专题询问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开展托育服务工作调研,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专题调研全市物业管理工作并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助力全市物业服务质量提档升级。听取和审议就业、乡村振兴促进等专项工作报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循法而行崇法善治在推进法治固原建设中贡献人大力量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围绕中心大局,突出重点领域,扎实开展立改废工作,以高质量立法促进高水平治理。
法治前进一小步,城市治理推进一大步。9月26日,《固原市河道管理保护条例》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今年1月1日施行,及时填补了我市河道管理保护立法空白。根据上位法修订《固原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开展古雁岭森林公园保护和促进移风易俗立法调研。
坚持“开门立法”,拓宽民主立法渠道。探索实行地方立法“双组长”工作机制,强化市级基层立法点规范化建设,创新推行的“1+5+9+N”模式和“六个强化”做法在《宁夏人大》刊登交流。建立立法研究咨询制度,聘任立法咨询专家19名,邀请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立法工作,围绕法规制定、修改征求意见建议240余条,确保法规的立项、起草、修改、审议、表决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群众的声音。
强化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人大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听取年度备案审查专项工作报告,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听取和审议安全生产工作综合报告,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并进行专题询问,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听取和审议检察建议办理情况报告,聚焦未成年人保护进行连续监督,听取和审议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情况报告,以持续监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汇集民智凝聚合力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体现人大特色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不断丰富代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固原实践更加生动、更有成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拓展“两个联系”,在5月和10月开展“人大代表听民声”集中走访月活动,深入开展“开创高质量赶超式发展新局面·人大代表在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名人大代表在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拓展代表知情知政渠道,邀请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监督活动,召开常委会列席代表座谈会2次,邀请98名代表先后参加“一府一委两院”座谈、听证、测评等活动25次,引导和支持代表深度参与全市重点工作。
走进代表联络站,最显眼的是代表联络站的“人大代表联系卡”。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全市代表家站规范化建设迭代升级,升级改造试点家站5个,创建特色样板家站15个,组建专业代表小组30个,搭建起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
为人民而“呼”,为人民而“督”,让人民看到满意的结果,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待。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件议案已经办结,17件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代表议案建议真正从“纸上”落到了“地上”。
强基固本守正创新在推进“四个机关”建设中展现人大形象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的建设推进机关规范化建设,全力服务保障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定期研究部署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对标市委“四盯两提一见效”工作要求,在地方立法、专题询问、代表家站建设等方面积极创新,常委会工作质量和效率有了新的提高。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原原本本学、深入研讨学、警示教育学,全面整治形式主义,大力精文减会,优化整合监督活动,减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与自治区人大的沟通,受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托开展执法检查4次,配合接待全国及外省市人大来固调研考察9批次,加强对县区人大的工作指导,探索开展联动监督,共同推动全市人大工作上台阶提水平。注重人大外宣工作,宣传优秀代表履职风采10期,发布信息文章50余篇,做到《宁夏人大》杂志每期都有固原声音,全方位多角度讲好了人大故事、民主故事、法治故事。
新征程雄关漫道行将必至,新时代宏伟蓝图做则必成。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固原篇章交出更加出彩的人大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