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学编织 谱出和谐曲
以手工编织带动群众增收,用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10月18日,原州区河川乡政府四楼活动室里,全乡10个村的手工编织爱好者等70余名妇女齐聚一堂,在原州区古雁街道西城路社区林子编织手工坊讲师杨晓琦的带领下,学习基础钩针技巧和相关工具的运用。
这是原州区妇联牵头,在城区周边乡镇举办的第三场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班,手把手地面授培训,不少学员已经开始接单,她们完成的合格产品由林子编织手工坊有偿回收,熟练学员每月收入可达上千元。原州区河川乡母家沟村近300名妇女长期从事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作为村里的妇联主席,吴亚玲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村里妇女的收入?正好原州区妇联组织的手工编织培训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我想自己先学习编织,再带动村里的妇女一起加入,共同增收致富。”吴亚玲说。
杨晓琦是这次培训的讲师之一。今年年初,杨晓琦加入西城路社区手工编织班学习编织技艺。本就有手工编织的基础,再加上热情开放的性格,杨晓琦很快就和编织坊的学员打成一片。“半年多时间,我的收入也从最初的20多元变成了现在一个月的1000多元。当然,带给我的不仅是一份收入,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杨晓琦说。
今年以来,经原州区妇联和各基层妇联组织协调,古雁街道、北塬街道、南关街道等8个社区成立了手工编织坊,涌现出陈天乐、李蓉、吴小玲等多名致富带头人,累计吸纳带动原州区2000余名妇女创收致富。借助日益成熟的城区手工坊资源,依托闽宁协作社会帮扶资金,原州区妇联牵头开办培训班,辐射带动城区周边乡镇妇女参与手工编织,培养更多致富带头人,不断扩大行业规模。如今,各手工坊间建立了联盟协作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运营成本,灵活调配订单,形成抱团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8月底,各手工坊销售额累计达600余万元。
目前,手工编织坊主要解决无业、低收入、身障妇女等困境妇女就业问题。随着手工编织坊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平台也正在成为基层治理基地。“以致富带头人为主成立的手工编织坊,既有技术保障也有销售保障,既是居民增收的平台,也是彼此交流技艺、沟通感情的空间。”原州区妇联主席黄丽萍表示。(记者:张 璐)
相关新闻
-
固原市希望公益服务中心10年资助困难学生7000余人
[2025-08-23] -
宁夏辅助生殖技术医保政策实施10月 百余名“试管宝宝”降生
[2025-08-22] -
“我已身在黑暗更要向光明走去”
[2025-08-22] -
宁夏考古又一重要突破!隆德“沙塘北塬类型”被确认为独立的过渡性考古学文化
[2025-08-22] -
老张口中的好日子
[2025-08-22] -
黑暗中的光明之手 —— 一名盲人按摩师二十年的坚守与温暖
[2025-08-22] -
奇怪?玉米地里咋“长”出了“路灯”!
[2025-08-21] -
社区里的“跳蚤江湖”
[2025-08-21] -
广州人的“硬菜”竟是固原产?“六盘山”系列美味等你现场品鉴!
[2025-08-20] -
用统筹功夫建绿电园区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