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沟村今年考出了20个大学生
“这家的娃娃都很争气,一下子出了4个大学生。”说起西吉县兴平乡马沟村村民王忠良一家,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眼里满是羡慕。如今,马沟村有很多和王忠良一样重视教育的人,全村今年考上了20个大学生。
走进王忠良家中,墙上贴满了奖状。此前,王忠良家里有3个孩子分别考上了长安大学和宁夏大学。今年,家里排行老四的王生福又以590分的成绩考上重庆大学。王忠良家以养牛、种地为生,但夫妻俩从未想过中断孩子的求学路。王忠良说读书曾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小时候身边人都说我脑子灵,有些知识老师只说一遍我就能记住。”他回忆道。由于父母不重视教育,王忠良上二年级时,便早早辍学回家务农。没能继续上学,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书读得少,在社会上的选择机会也就变少了,不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王忠良说,教育是改变落后现状最有效的途径,如今国家助学金、各种助学贷款越来越多,在政策的帮助下,大女儿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收入稳定,这就是教育摆脱贫困最实在的例子。
“以前,不少孩子读到初中或高中就辍学了,大家都说读书没用,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马沟村党支部书记刘景源说,现在的村民越来越重视教育,供养孩子读书的想法越来越强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用再去打工卖苦力。
马沟村小学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一直坚持办校至今,以满足全村适龄儿童的求学需要。“这两年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教育。今年村里考上的20个大学生中有不少就是从马沟村小学出去的。”马沟村小学校长刘建斌说。8年前,刘建斌到马沟村小学任教,他经常会遇到家长因为农活多不来开家长会,甚至孩子不来上学的情况。鉴于此,学校不断加强对家长的引导教育,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在老师和孩子的努力下,更多学生走向更高质量的中学,最终走向理想中的大学。看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过上更好的生活,村民对孩子学习也越来越上心,更加重视教育,再也没有发生过因干农活而忽视教育的情况。目前,马沟村小学有教师6名,学生50多名,刘建斌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专业教师来到马沟村,帮助更多学生走出大山,实现理想。(见习记者 兰婷婷 记者 王 曦 余飞龙)
相关新闻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 村里的汉族老人去世,回族乡亲帮办了葬礼
[2025-01-28] -
雁岭社区手绘56个民族“全家福
[2024-11-07] -
孙家河村有个好书记
[2024-10-10] -
杜建录:讲好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2024-10-10] -
行走中感受宁夏和谐之美
[2024-10-10] -
移风易俗,宁夏彭阳为“零彩礼低彩礼”加分
[2024-09-06] -
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报道宁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024-09-05] -
马沟村今年考出了20个大学生
[2024-09-04] -
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2024-09-03] -
增强向心力 画好同心圆
——宁夏用红色基因培根讲好民族团结故事[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