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村有个“牛粪银行”
夏日,走进泾源县泾河源镇龙潭村,这里背靠六盘山,紧邻老龙潭风景区,依山傍水,景色迷人,村道干净整洁,河渠清澈见底,行走乡间,令人心旷神怡。龙潭村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背后,不仅有一段将“粪污”变“粪肥”的故事,还有一本“污染源”变“绿色资源”的乡村发展“生态经”。
龙潭村是远近闻名的“牛”村,家家户户靠养牛发家致富,村集体还建成了两个“出户入园”肉牛养殖示范园区。养牛给当地村民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烦心事也随之而来。“全村牛存栏量近4000头,由于牛粪得不到及时清除,气味难闻、滋生苍蝇蚊虫,堆放在院内、家门口、村道上,严重影响人居环境。”村民冶虎成回忆。
为解决粪污问题,村里想了不少办法。2019年,龙潭村养殖户对牛舍牛床进行改造,放入木屑做垫料,通过牛的日常活动使垫料与粪污充分混合发酵,起到除臭除湿作用。2022年,龙潭村与泾源县有机肥加工企业合作,在村上建成了有机肥生产车间,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户把牛粪存储到这里,之后可以获得现金或有机肥,被村民形象地称为“牛粪银行”。
2023年,龙潭村村集体注册成立了龙潭肉牛流通服务有限公司,同时注册“垄动力”商标,主营以肉牛养殖和有机肥加工。村上以每立方米20元的价格统一收购农户的牛粪,加工成有机肥,贴标销售,使村集体经济实现“肉牛养殖—饲草料配送—粪污收购处理—有机肥还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收购农户的牛粪,添加发酵剂、秸秆、糠醛渣、锯末,按比例调配后加工成有机肥。目前公司年产有机肥颗粒、粉剂5000吨以上。2023年,有机肥销售额38万元左右,加上养殖园区的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44.5万元。”龙潭村党支部书记冶浩天介绍。
龙潭肉牛流通服务有限公司日处理牛粪10吨,每3.5吨原粪可发酵加工成1吨有机肥。今年,公司已生产有机肥700吨,满足了周边农户备耕生产和无公害蔬菜种植需求。同时,还面向周边天水、平凉等地销售。“以前用肥,得专门去养殖户家拉,需求量大的时候还要雇人雇车,花费不少,现在有机肥直接送到田间地头,省时省力又省钱。”种植户冶生财说。“村里计划尽快再订购一套有机肥加工生产设备,处理全村牛粪的同时,收购周边南庄村、河北村、上秦村、下秦村、兰大庄村的牛粪,统一集中加工处理,有效解决泾河源镇面源污染问题。”冶浩天说。
龙潭村的“牛粪银行”是泾源县近年来积极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的一个缩影。为了提高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泾源县先后建成运营11个村级畜禽粪污集中堆放点、2个畜禽粪污预处理中心、3家有机肥加工厂,年均消化粪污8.3万吨、加工成品有机肥2.8万吨,完成有机肥替代化肥面积11万亩,同时,通过堆沤发酵、生物蚯蚓等方式将畜禽粪污还田利用。目前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见习记者 余一筱 李智华 记者 李 慧 张永东)
相关新闻
-
我市着力打造全国马铃薯“三大基地”
[2025-05-07] -
从产地到餐桌
[2025-05-07] -
“五一”假期我市开展多类促销活动30余场点燃消费热潮
[2025-05-07] -
市市场监管局原州区分局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
[2025-05-06] -
这山这水这青春——宁夏青年追梦者群像
[2025-05-04]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深根厚土,拔节抽穗桑梓地——西海固乡村振兴路径调查之四
[2025-05-03] -
综合施策稳增长 全力攻坚补缺口 宁夏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025-05-03] -
宁夏将扩容普高“学位”
2030年升入普高学生比例达85%以上[2025-04-30] -
祝贺!宁夏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2025-04-29]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医疗保障工作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