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穷办法”“土办法”(人民论坛)
前不久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记得在正定的时候,我应经济学家于光远的建议,搞了一个农村研究所。研究的都是微观的东西,包括发展蚯蚓产业、村级组织建设等。他当时就提出一个概念——限于当时中国经济实力和条件,要多考虑实现现代化的‘穷办法’。我在‘穷办法’后面又加上了一个‘土办法’,就是适应当地的办法,不一定要大而全。”
多考虑“穷办法”“土办法”,是结合自身条件的顺势而为,体现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方法论,对于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推动事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也没有现成答案可抄。只有结合各自具体实际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善用“穷办法”“土办法”,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才能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把宏伟蓝图不断变成现实。
我国幅员辽阔,无论是各地发展实际,还是国家发展所需,都决定了各地发展实践不能搞一种模式。“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要要求,为我们揭示了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前提。“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实践告诉我们,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从全局找准定位、谋划好一域发展,结合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找对发力点,才能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就要善用“穷办法”,以创新思维对有限资源实现高效利用。自动化码头是智慧港口的基础,也是转型升级的支撑,但整体新建所需投入动辄数十亿元。在“天价”投入的压力面前,有的地方选择“负重前行”,有的地方选择直接放弃。山东日照港走出了一条新路,通过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不仅破解了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高投入、低回报、长周期的难题,还积累了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货物吞吐量跻身全国前列。“有多少汤泡多少馍”,从自身条件出发,量力而为、循序渐进,就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动能。
“土办法”,往往源于当地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的经验,凝结着群众的智慧,符合当地发展的需要。面对兰考的盐碱、风沙、内涝,受村民挖淤泥盖沙的启示,焦裕禄探索出“贴膏药”等治沙法,先翻淤压沙,后栽上树,就能成功固沙。大豆储存高温易变质,河北柏粮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员工根据“用棉被包裹木箱卖冰棍”的原理,为大豆“夏盖棉被冬通风”,刷新了东北大豆在华北地区储存保鲜的纪录。实践证明,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留心观察、虚心学习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有助于启发工作思路,找到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实践出真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用“穷办法”“土办法”,把各种资源调动起来,让各种智慧充分涌流,我国高质量发展必将活力奔涌、潜力无限。
相关新闻
-
书写劳动风采 创造时代荣光
[2025-05-01] -
固原日报评论员文章丨卅载接力“长征”路 百里壮行淬青春
[2025-04-03] -
回望来时路 再闯新高度
[2025-03-05] -
守住人间“烟火气”考验的是城市管理能力
[2025-03-04] -
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奋力抓项目扩投资
[2025-02-07] -
凝心聚力谋发展 同心共进谱新篇——热烈祝贺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
[2025-01-19] -
固原日报评论员文章 | 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2025-01-16] -
固原日报评论员文章 | 一路通达圆梦想 坦途如虹向振兴——写在宝中铁路安国镇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工程开工之际
[2025-01-01] -
对促进西海固文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4-11-09] -
宁夏日报评论员:山海携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闽宁协作新篇章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