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当文艺遇见乡村生活
【新闻随笔】
作者:陈婉乔(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近日,红火热闹的“乡村戏剧节”在山东潍坊牟家院村举行。戏剧节上不仅有传统戏曲,还有现代戏剧、剧本朗读、围炉夜话、儿童画展等一系列艺术表演和活动,所有活动都在牟家院村乡村的田野、集市的街道乃至村中的果园、院子、小学举行,让村民们得以充分参与、沉浸体验,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今年,该戏剧节还作为100个美丽中国文化实践的生动案例之一,入选了“大地之歌·2024美丽中国纪事”展览,更展现了乡村文化的动人魅力。
文化艺术与乡村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以“山水+”“戏剧+”为特色的艺术节在农村广袤大地上开展,带动全国各类专业艺术工作者、文艺爱好者等多种力量走进乡村,感受地方民俗与现代艺术表演之间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以点带面激发乡村文旅的发展活力。与此同时,在文艺创作领域中,有许多优秀的小说、电视剧、电影也取材于乡村基层。各地特有的民俗民风、广大村民的淳朴借由当代艺术的丰富表达,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内在张力,为各类乡村艺术活动的举办以及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乡村社会内部生发出来的充满泥土气息的艺术实践,不仅重建了农村群众的文化自信,更点燃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星火,让村民在艺术浸润中接受美育,拉近了广大农村群众与文艺创作的距离。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从建起村史馆、美术馆、麦田剧场等文化场所,到连续举办四届关中忙罢艺术节,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来为山村增添艺术色彩。村道两旁装置艺术作品新颖别致,特色农居墙体上彩绘形象生动鲜活,一座座雕塑吸引游客前来打卡……当艺术融入乡村,乡土也能变为艺术空间,让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用艺术点亮乡村,应注重把生态人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这不仅需要挖掘和培养一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支持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等积极健康的草根文化发展;更要完善乡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凝聚多方力量,不断挖掘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旅事业融合发展,开拓具有地方艺术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相信未来,各地将为乡村振兴插上文艺的翅膀,广泛开展更多诸如乡村文化艺术节、乡村春晚等面向农村、面向群众的文化惠民活动,点燃“农民艺术家”的创造星火,以文艺小舞台带动地方大发展,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汇聚更大力量。
相关新闻
-
书写劳动风采 创造时代荣光
[2025-05-01] -
固原日报评论员文章丨卅载接力“长征”路 百里壮行淬青春
[2025-04-03] -
回望来时路 再闯新高度
[2025-03-05] -
守住人间“烟火气”考验的是城市管理能力
[2025-03-04] -
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奋力抓项目扩投资
[2025-02-07] -
凝心聚力谋发展 同心共进谱新篇——热烈祝贺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
[2025-01-19] -
固原日报评论员文章 | 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2025-01-16] -
固原日报评论员文章 | 一路通达圆梦想 坦途如虹向振兴——写在宝中铁路安国镇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工程开工之际
[2025-01-01] -
对促进西海固文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4-11-09] -
宁夏日报评论员:山海携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闽宁协作新篇章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