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膜回收助环保 覆膜保墒催春耕丨原州区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工作
人勤春来早,时令催人忙。清明节前,原州区完成地膜发放工作。眼下到了覆膜时期,原州区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积极动员干部群众抢时抢墒覆膜,全力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多年来,地膜以提高地温、减轻土壤板结等优势在作物种植生产上取得了增产增收成效。但地膜的大面积推广,伴随着不及时回收导致地膜残留、土地污染等问题。为给农田“清肺排毒”,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原州区不断健全科学高效回收利用体系,立足提升地膜厚度、强度以及机械化捡拾比例的要求,逐步构建企业加工利用、回收网点积极收集、广大农户捡拾交售的残膜回收利用市场化运作体系,提升农用地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能力。
“我今天收废地膜挣了180元,以前收拾废地膜时,和玉米秆一起焚烧,味道大还麻烦。现在有了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就是好,省事还多了一笔收入。” 4月7日,开城镇深沟村的安建花美滋滋地开着三轮车,从中河乡曹河村残膜回收网点回家。在中河乡曹河村残膜回收网点,满载地膜的车辆排队等待登记、称重、卸载;铲车挥舞铲斗,整理残膜。回收点负责人安登俊说,周边乡镇农民自行拾捡废旧残膜,只要保持残膜干燥、没有混杂柴草,就以每公斤0.6元回收,每天回收地膜支出2万元左右,回收的地膜不仅变废为宝,还能减少农田环境污染,一举两得。
今春以来,原州区以农田废旧地膜有效回收为导向,加强农用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积极探索构建废旧地膜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有效提升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截至目前,原州区已建设残膜回收网点25家,扶持改建残膜加工企业3家,累计完成残膜回收面积420万亩,回收残膜4.8万吨,残膜回收率95%。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春耕生产的忙碌身影。
走进中河乡上店村,覆膜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不到一会儿工夫,覆膜完毕的土地披上了“白色外衣”。农户用铁锹协助机器压土整边,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备播图。村主任王正强介绍,从4月初开始,农户捡拾柴草、松土翻地、播撒粪肥……抢抓农时,全力做好覆膜前准备工作。上店村共有耕地8000余亩,动用8台覆膜机,目前已完成覆膜3000余亩,剩余地膜数量和现有各类设备可以满足春耕需求。同时,农户之间互帮互助,为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整地覆膜,掀起了春耕生产热潮。
做好覆膜工作是助力春耕生产、稳粮增收的关键。为确保春季覆膜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原州区将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60万亩作为农作物保墒的目标,加强地膜源头质量管控,减少地膜碎片化;加强农艺技术应用,通过抗旱品种选育、种植结构调整、一膜多用等农用地膜减量技术,提高地膜使用效率。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深入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实地解决农户问题,提高春耕生产效率。(见习记者:王文莱 记者:罗占虎)
相关新闻
-
宁夏将扩容普高“学位”
2030年升入普高学生比例达85%以上[2025-04-30] -
祝贺!宁夏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2025-04-29]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医疗保障工作
[2025-04-28] -
鱼水情深铸丰碑 双拥共建谱新篇 ——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5-04-26] -
我市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2025-04-25] -
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固原赛点开赛
[2025-04-25] -
走出抑郁的“国学配方”——探寻“寻找安详小课堂”的时代价值系列报道之一
[2025-04-25] -
文明沁人心 合力绘新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为“两个市”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2025-04-25] -
从一株苗到45亿元产业链 ——科技育苗激活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24] -
原州区构建三级劳务平台打造特色品牌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