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提振经济的好做法】科学种植 枸杞更“红”
3月的茨园,土地渐渐睁开惺忪睡眼。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花豹湾种植基地,历经3个月冬藏的枸杞枝条尚未抽芽,就迎来集中“理发”。
“不光疏密条,像这样带有病残果的枝条容易生虫害,也留不得。”来自宁夏农林科学院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团的专家们在一旁细心指导。
种植基地负责人郝万亮接过话茬:“多亏专家帮我们进行技术培训、实地指导,田间管理跟上趟,产量就上来了。去年亩产鲜果1吨,较以前增长20%呢。”
技术上新带来的效益增长,还要从种植基地提升改造说起。中宁县作为宁夏枸杞核心产区,枸杞种植面积达18万亩。然而,在一些老产区,多年种植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根茎腐病多发、增产遇到瓶颈……
如何让枸杞产业更“红”?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牵头实施了老基地提升改造项目。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并免费为茨农们提供培训指导。
“以前全靠化肥‘当家’,现在专家指导配方施肥,田间开挖深沟,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群。这样一来,土壤变得疏松了,养分也平衡了,枸杞的根系呼吸畅通,树体也吸收到足够的营养,长得越来越壮了。”郝万亮说。
除了施肥技术的改进,修剪管护也更讲科学。“树上有果子就管,没果子就不管”的老观念行不通了,这不,果树还没抽芽、没挂果,春剪早已忙开来。
“其中的讲究可大了!比如我们现在推广的‘两层楼’树型,通过修剪控制树冠冠幅和顶端优势,剪掉老弱病残的枝条,让树体通风透光,老树也能焕发青春!剪完再喷矿物源农药石硫合剂进行封园,降低病虫害发生基数。”郝万亮停下手中的活,向记者解释。
剪掉的枝条去了哪里?身后,机械车慢慢开过:粉碎还田,变废为宝!
目前,中宁县已改造提升枸杞种植老基地2万亩,每亩节本增效50元以上,亩均增产鲜果至少20公斤。
相关新闻
-
“五一”我在岗|银昆高速宁夏段打好安全服务保畅组合拳
[2025-05-02] -
建设现代化 奉献有我丨微光如炬 礼赞时代追梦人
[2025-05-01] -
“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丰富我市群众文化生活
[2025-05-01] -
我市青年马骏张玮荣获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2025-05-01] -
“五一”假期固原推出42项文旅促消费活动
[2025-04-30] -
五天高速免费!宁夏交投全力做好“五一”保通保畅工作
[2025-04-29] -
市政协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025-04-27] -
为咱老百姓点个赞丨“做不了红花,我可以继续当绿叶”
[2025-04-25] -
两级法院联合市工商联开展“法企共建”活动
[2025-04-23] -
小小纸条大大的爱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