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00后”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12月12日,固原“00后”小伙陈鑫在西安唐都医院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37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血液病患者点燃“生命之光”。陈鑫也因此成为全国第16568例、宁夏第117例、固原市第1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2年4月,在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读大三的陈鑫通过参加一次献血活动,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内容,于是便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5月,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陈鑫感到惊喜和紧张,“没想到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这么快就遇到了。”他毫不犹豫同意了。
通过体检后,两个多月没有任何消息,陈鑫有些失落。由于捐献采用“双盲原则”,他并不知道对方的具体情况,只能劝自己:“可能我血样的高分辨配型跟对方匹配不成功,或者有匹配率更高的捐献者了。”
9月底,一条信息让陈鑫激动不已。“前面几个志愿者都没能成功配型,只剩你了,根据安排,采集初定于11月中旬,这个时间你能否配合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市红十字会发来信息,他想都没想就同意了。由于捐献时间和期末考试时间冲突,陈鑫专门向学校申请了补考。
眼看捐献的时间就要到了,陈鑫订了前往西安的车票,但却在出发前收到一条信息“患者支原体感染发烧,推迟捐献时间。”双方虽然未曾见面,陈鑫却像亲人一样担忧对方,默默祈祷患者能挺过这个坎。后来,患者身体好转,捐献时间定在12月中旬,陈鑫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陈鑫高中就读于宁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0年7月考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实践。“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是我的荣幸,我们也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决不退缩。”陈鑫说。
陈鑫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背后有父母的支持。陈鑫的父母都是固原本地人,得知陈鑫加入中华骨髓库后,都很赞同。在父母眼中,这样的举动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帮助一个家庭,是一件好事。
捐献后,陈鑫并没有感到过多不适。第二日,他便和同学一起回到学校。“加入中华骨髓库,我们只是付出了一点点,却能挽救一个生命,我觉得很有成就感。”陈鑫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记者 蔡雪莉)
相关新闻
-
宁夏山区村干部川区“求学记”:“我想在西海固的水里养螃蟹”
[2025-09-18] -
宁夏作家张学东作品《蛇吻》《 家犬往事》在俄罗斯受热捧!
[2025-09-17] -
一对福建教师夫妻的“山海之约”
[2025-09-17] -
固原康养之旅何以暖心又安心?
[2025-09-1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既保障“住有所居”也推动“住有优居”固原市“保障+市场”双轨制住房体系让城市更有温度
[2025-09-17] -
全市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收官
[2025-09-16]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涵盖32类194项内容 固原市2025版“一业一册”合规清单推动服务“跑在”风险前
[2025-09-16] -
隆德县李士村:分红大会暖民心 文明新风促振兴
[2025-09-15] -
何杰东京世锦赛顺利完赛 在国内选手中排名第一
[2025-09-15] -
建筑垃圾“变身”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