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依托“1+1+3”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说得对,以后我们老两口有矛盾就按你说的办。”近日,泾源县泾河源镇59岁的李五成拉着镇综治中心主任赵继保的手满心感激。李五成和妻子闹矛盾,赵继保与派出所、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没少上门,不厌其烦为他们调解。今年以来,泾源县以六盘山镇和泾河源镇为试点,推行“1+1+3”工作机制,将调解做到了群众心坎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
泾源县共有7个功能型党组织,通过建强一个功能型党支部,建好一个综治中心,健全完善问题、责任、考核“三张清单”的“1+1+3”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人心、团结群众、统筹综治,整合力量、化解矛盾、应急处置,目前已经解决矛盾800多件,排查问题清单123条。
“群众诉求繁杂多样,时有疏漏,我们成立了功能型党支部,更加贴近群众,有了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基础。目前已排查矛盾纠纷78件,真正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赵继保说。目前,泾河源镇25个党小组,18个村级党小组,统筹推进辖区内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辖区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突出问题整治、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等工作。
去年5月以来,六盘山镇集美村的马某和张某因房屋拆迁地界划分的问题一直有矛盾。当时,张某家新建的房屋占用了马某的场院,马某一气之下便将自家地窖挖到了张某的围墙下面,为此发生了口角,致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得知这一情况后,六盘山镇综治中心组织派出所、司法所人员上门调解,为他们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及土地使用相关规定,马某和张某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相互道歉并握手言和。“村里像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我们通过网格员上报、网络筛查、警情研判、入户走访等形式摸排群众中存在的矛盾纠纷和诉求,经功能型党支部统一研判、分类化解,制定‘三个清单’跟踪化解,从根上解决了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六盘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马鑫说。今年以来,六盘山镇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72起,根据矛盾等级程度,按照“红橙绿”三色预警管控,党支部充分调动各村“五老”社会力量,融合“五治”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成立村民治保会等自治组织16个,深入街道、村组、学校、企业宣讲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30余次,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记者:王曦 张兰 马涛 蔡雪莉)
相关新闻
-
50名学员在一线参加高素质农民肉牛养殖培训
[2025-08-27] -
我市打好精深加工组合拳助推肉牛产业升级
[2025-08-27] -
方寸地标注城市“温暖坐标”
[2025-08-27] -
从西北到北上广:固原农文旅的“破圈”之旅
[2025-08-27] -
闽宁情长三十载 共绘协作新未来——闽宁 协作30周年“金点子”征集活动火热开启!
[2025-08-27] -
自治区第九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固开展
[2025-08-26] -
赛事节会点亮夏日固原
[2025-08-26] -
从六盘山到珠江畔固原特色农产品“南下记”
[2025-08-26] -
宁夏聚力打造八大特色旅游业态
[2025-08-26] -
遇见冶家村:青山叠翠处 烟火满庭堂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