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元鹏:严守国门的“攀登者”
“一、二、三……”每当看到马元鹏收拾行李,儿子明明就会站在挂历前,认真地指着日期数出二十几天,这段时间他又要见不到爸爸了。
“爸爸要去海上捉一只叫‘奥密克戎’的怪兽,你乖乖在家等爸爸回来,好吗?”面对儿子的不舍,身为大连港湾海关检疫监管科科长的马元鹏,一边抚摸着他的小脑瓜,一边这样跟他解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当时马元鹏正在河南老家过年。得到单位疫情通报后,他主动提出返回工作岗位,加入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我是预防医学和流行病专业研究生毕业,守住国门,外防输入,我义不容辞。”马元鹏说。
从2020年年初到现在,马元鹏坚守在国门一线,其中经历了9个轮次累计230余天的封闭工作。
大连港湾海关辖区因出入境船舶数量众多,疫情经水路口岸输入风险居高不下。执行任务时,马元鹏和同事身着防护服、手提核酸采样箱在岸边或海上对进出境船舶进行登临检疫,对船舶环境卫生及船上食品、饮水等进行监督检查,对每名船上人员进行测温、流调,采集鼻拭子、咽拭子。下船后,还要第一时间将样本送回实验室检测,并及时向船舶反馈检测结果。
“登临检疫既要提高核酸采样精准度,又要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我通过查阅视频、收集资料,并对着镜子拿自己做实验,摸索着总结出了‘采样诀窍’。现在,这一采样方法已经成为我们单位检疫人员的必修课。”
今年7月以来,大连持续高温,入境船舶检疫工作量也达到了峰值。马元鹏带领同事们不畏酷暑,每天平均登临检疫4~6艘入境船舶,工作时间累计在6小时以上。每次登临检疫,手都会被汗水浸得发白褶皱,浑身被汗水湿透还冒着热气。
需要战胜的不仅仅是酷暑。登临检疫经常要乘小船前往锚地,身着防护服攀爬二十余米的软梯登上几十万吨级的油轮。在下船时,一旦海上起了风浪,拉开了小船与大船的距离,只能紧紧抓住软梯,等待风浪稍平,确保小船靠近大船在安全范围内,才能继续往下爬,稍有不慎,就会被两船夹伤或坠入海中。
自疫情暴发以来,大连港湾海关累计完成了对3700余艘次出入境船舶的登临检疫。马元鹏也被评为全国海关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大连海关202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并多次获得嘉奖和通报表扬。
时至今日,马元鹏依然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他说,这轮封闭结束后,最想做的事是陪儿子爬大连最高的大黑山,远眺他工作的港口码头,教儿子背诵《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分享他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感悟。
(记者 吴琳 本报通讯员 王辉)
相关新闻
-
宁夏山区村干部川区“求学记”:“我想在西海固的水里养螃蟹”
[2025-09-18] -
宁夏作家张学东作品《蛇吻》《 家犬往事》在俄罗斯受热捧!
[2025-09-17] -
一对福建教师夫妻的“山海之约”
[2025-09-17] -
固原康养之旅何以暖心又安心?
[2025-09-1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既保障“住有所居”也推动“住有优居”固原市“保障+市场”双轨制住房体系让城市更有温度
[2025-09-17] -
全市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收官
[2025-09-16]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涵盖32类194项内容 固原市2025版“一业一册”合规清单推动服务“跑在”风险前
[2025-09-16] -
隆德县李士村:分红大会暖民心 文明新风促振兴
[2025-09-15] -
何杰东京世锦赛顺利完赛 在国内选手中排名第一
[2025-09-15] -
建筑垃圾“变身”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