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感动事丨用爱点亮生命之光——彭阳一名国企员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如果我的血液可以延续一个人的生命,这是一种缘分,更是我的荣幸。”近日,经历了60多天的准备,打了4次动员剂的汪先生,成功捐献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宁夏第九十一例、我市第九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38岁的汪先生是一名国企员工、共产党员。工作中,他总是冲锋在前,勇担重任,多次受到单位表彰。2012年一次献血活动中,汪先生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也是从那一年起,汪先生坚持无偿献血11年。
“从那时起,我就做好了随时挽救他人的准备,没想到,这个等待会是10年。”汪先生说。今年3月,汪先生接到彭阳县红十字会通知,他的血样与一名患者初次配型成功,问他是否同意捐献。想到非血缘配型成功的概率极低,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在红十字会的安排下,他做了进一步检查。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但需要一腔热情,更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接到通知后,汪先生开始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为的就是将身体调整到最理想的状态,去完成捐献造血干细胞这项艰巨的任务。
整个过程中,汪先生没有跟家人透露一个字。“隐瞒父母是怕他们担心,毕竟他们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误认为捐献会对身体有损伤。”汪先生说,自己查阅了很多资料,目前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相当成熟,不会对捐献者的健康造成影响。但是注射了动员剂后,身体还是出现了反应。“腰经常酸痛得厉害,贴了暖宝宝效果也不大,又不敢随意吃止痛药。”尽管要忍受着身体上的不适,但汪先生没有丝毫退缩。
近日,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血液从一侧手臂抽出,经过仪器,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之后再将剩余血液从另一侧手臂输送回汪先生体内。近4个小时的采集过程,汪先生必须保持不动,身体的麻木在所难免,他却说:“与患者的生命比起来,这些不值一提。”
在同事眼中,汪先生是个“热心肠”,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当大家听说汪先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既感到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对他的这份勇气,同事佩服不已。
捐献过后,经过两天的调养,汪先生的身体逐渐恢复,“昨天乏得很,今天已经好多了,没有什么不舒服。”汪先生表示,接下来他会好好休整,调整好状态,争取尽早回到工作岗位。(应被访者要求未使用全名)(记者:芦淑颖)
相关新闻
-
宁夏山区村干部川区“求学记”:“我想在西海固的水里养螃蟹”
[2025-09-18] -
宁夏作家张学东作品《蛇吻》《 家犬往事》在俄罗斯受热捧!
[2025-09-17] -
一对福建教师夫妻的“山海之约”
[2025-09-17] -
固原康养之旅何以暖心又安心?
[2025-09-1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既保障“住有所居”也推动“住有优居”固原市“保障+市场”双轨制住房体系让城市更有温度
[2025-09-17] -
全市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收官
[2025-09-16]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涵盖32类194项内容 固原市2025版“一业一册”合规清单推动服务“跑在”风险前
[2025-09-16] -
隆德县李士村:分红大会暖民心 文明新风促振兴
[2025-09-15] -
何杰东京世锦赛顺利完赛 在国内选手中排名第一
[2025-09-15] -
建筑垃圾“变身”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