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立冬”,你准备怎样迎接冬天?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1月7日12时59分将迎来“立冬”节气。此时节,黄花带露,细雨生寒,残枝枯树,红叶满阶,秋意虽未尽消,寒风凛然而至。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建始也”,民间习惯上把这一天作为冬季之始。“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不仅代表冬季开始,还表示一年即将结束之时,万物收藏,躲避寒冷,休养生息,为明春勃发做好储备。
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均以五天为一候。“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思是说,进入“立冬”,水面结冰,土地冻结,野鸡一类的大鸟不再活动。此时虽然“秋深渐入冬”,但因地表贮存的热量一时不能尽散,每值风和日丽,往往会出现暖意融融的“小阳春”天气,令人舒适快意,心旷神怡。不过,北方冷空气也会频频南袭,形成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在我国古代,“立冬”还是重要节日。“天子出郊,行‘迎冬’之礼,赐群臣冬衣、温帽,矜恤孤寡。宋代以后,人们还要在‘立冬’当日更换新衣,拜贺尊长并互相拜谒,称‘拜冬’。由于‘立冬’属秋冬之交,吃‘交’子之时的饺子成为我国北方重要习俗之一,并沿袭至今。”罗澍伟说。
“立冬”时节,公众该如何养生保健?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从“立冬”到“立春”,俗称“冬仨月”,是一年里最冷的时节。人体也要顺应这种自然变化,饮食起居以“养藏”为主,可多食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以抵御风寒。“立冬补冬,不补嘴空”,但应在医生指导下,针对自身体质选择清补、温补或小补,用以滋阴益气,忌油腻厚味或盲目进补。“立冬”过后,日照继续缩短,气温不断下降,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平日宜多晒太阳,调整情绪,宽展心境。适时锻炼可增强身体抵抗力,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要注意保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运动量过大。
相关新闻
-
宁夏山区村干部川区“求学记”:“我想在西海固的水里养螃蟹”
[2025-09-18] -
宁夏作家张学东作品《蛇吻》《 家犬往事》在俄罗斯受热捧!
[2025-09-17] -
一对福建教师夫妻的“山海之约”
[2025-09-17] -
固原康养之旅何以暖心又安心?
[2025-09-1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既保障“住有所居”也推动“住有优居”固原市“保障+市场”双轨制住房体系让城市更有温度
[2025-09-17] -
全市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收官
[2025-09-16]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涵盖32类194项内容 固原市2025版“一业一册”合规清单推动服务“跑在”风险前
[2025-09-16] -
隆德县李士村:分红大会暖民心 文明新风促振兴
[2025-09-15] -
何杰东京世锦赛顺利完赛 在国内选手中排名第一
[2025-09-15] -
建筑垃圾“变身”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