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八十年的致敬 百岁抗战老兵的特殊“阅兵日”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市两位近百岁的抗战老兵也早早在家中庄重守候,以特殊方式参与这一历史性时刻。
清晨,天刚蒙蒙亮,97岁的女抗战老兵王志亭便早早起来梳洗,整理衣装,在儿子封毓军和女儿封翠萍的陪伴下,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等待大会开始。茶几上整齐摆放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和80周年纪念章,电视机前的圆桌上则陈列着一束工艺花——那是2015年她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时带回的珍贵纪念品。在老人的胸前,一枚枚斑驳的勋章缀满衣襟,老人的女儿封翠萍说,这些都是母亲最珍视的荣誉。
“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当阅兵式上军乐团奏响《保卫黄河》的旋律时,王志亭神情肃穆,手指跟着节拍轻扣膝盖,低声哼唱。曲毕,她动情地说:“这是我9岁参加晋察冀边区抗日儿童团时学会的第一首红歌。”随着阅兵式的进行,老人始终保持端正坐姿,每一声礼炮、每一次整齐的步伐、每一件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都唤起了她心中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1937年,年仅9岁的王志亭参加了晋察冀边区抗日儿童团,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在十余年烽火岁月中,她与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用行动践行入党誓词。目睹大会盛况,王志亭情绪激动:“过去最艰苦的时候,我们只能吃树叶,那时候我的手拿过手榴弹、握过枪,却常常连子弹都没有,一个人只发5颗子弹。现在坦克、飞机都有了,国家富强了,经济发展了,我们每天都吃白米饭、新鲜蔬菜和肉,生活多幸福,看着心里高兴啊!”
“我16岁当的兵,是共产党把我救下的!”96岁的抗战老兵李福年也在家中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阅兵式。老人身着中山装,胸前佩戴着11枚勋章,一脸庄重。阅兵式还未开始,就已端坐在电视机前追忆往昔。“这一枚时间最早,是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李福年抚摸着勋章的纹路,思绪仿佛拉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弹在头上飞,我们走在深沟里,到处都是枪炮声。”他卷起裤腿,露出了布满褐色冻疮的小腿,那是当年战场上留下的旧伤,虽然被折磨了多年,但在他心里,这却是最生动的一枚“军功章”。随着阅兵式开始,李福年老人神情专注,当看到装备方队展示各种新型武器装备时,老人感慨万千:“现在战机、无人机有这么多,我们当年打仗的时候,哪有飞机?汽车都是苏联制造,能有一把好枪就很不错了。看看现在这些先进的装备,国家真的富强了,军队也强大了。”
80年前,一大批热血青年投身抗日战场,中国人民以14年浴血奋战赢得民族解放。如今,他们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对他们来说,今天的阅兵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他们亲眼见证了国家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历程,那些曾经的苦难与牺牲,在这一刻都化为了自豪与欣慰。今日的纪念,既是为了铭记历史警示后人,也是为了缅怀先烈激励来者,更是为了汲取力量开启新征程。
“和平繁荣的生活来之不易”,李福年手里摩挲着一张黑白照片,感慨地说,“这是我的战友,如今都不在了,我能活下来是幸运的。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抓住机遇,为国争光,把祖国建设得一代更比一代繁荣富强。”(见习记者: 董文娇 姚亚婷 记者:宋昇 李兴)
相关新闻
-
固原市全国农民篮球(村BA)邀请赛暨2025年丰收大集促消费活动明日开幕
[2025-09-18] -
相聚六盘山下 共赴红色之约 ——第三届宁夏六盘山红色文化旅游节暨农文旅促消费活动开幕式侧记
[2025-09-18] -
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交流分享会在西吉县举办
[2025-09-17] -
红色文化产业项目对接沙龙在西吉县委党校举办
[2025-09-17] -
2025年全区高山蔬菜采后加工及绿色标准化技术观摩培训班在我市开班
[2025-09-17] -
宁夏以供需对接“小切口”做活工业经济大循环
[2025-09-17] -
宁夏加强农村公路项目质量抽检 筑牢“四好农村路”质量安全底线
[2025-09-17] -
宁夏农业增速连续3年高于全国
[2025-09-17] -
前8个月宁夏外贸进出口143.2亿元 增速居全国第11位
[2025-09-17] -
我市科教人才三位一体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