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炭山乡2.6万亩柠条籽“沙沙”落袋
7月28日,固原市原州区炭山乡的柠条迎来采摘季,漫山的柠条枝随风摇曳,58岁的炭山乡新山村村民马德贵穿梭其间,一颗颗柠条籽“沙沙”落袋。他说:“我闲暇时间到村口的柠条林子里‘捞金’,一个月时间卖柠条籽收入1500多元。”据悉,该乡7个村共种植柠条2.6万亩,预计带动群众增收90余万元。
从2004年开始,炭山乡把一株株耐旱的柠条栽进退耕的黄土地。根须向下深扎,像锚一样稳住水土;枝叶向上铺展,又似绿伞收集雨水。年复一年,沟壑不再裸裂,荒山终被连绵起伏的绿浪覆盖。
“当年栽种柠条,图的不是赚钱,而是护住这片土地。”新山村党支部书记兰学虎感慨。如今,全村退耕还林的1000亩土地全部披上了绿装,连同额外栽下的2000余亩柠条坡成了乡亲们的“绿色银行”。每到采摘季,近百号人腰间挎包、指尖翻飞,在山峁间忙碌,沙沙声里满含希望。
近年来,兰学虎组织村民采摘柠条籽,该村去年起设置“优秀家庭”擂台:谁摘得又快又干净,就能登上光荣榜。一年下来,11户勤快村民捧回了荣誉。“我当时拿着积分到村里的爱心超市兑换了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荣誉能挂墙,也能换成实在日子!”马德贵说。
在炭山乡石湾村,山头的柠条林翻起层层绿浪。村民马方兰弯着腰,带着两个孙子穿梭其间,拧下一串串金黄的柠条籽。
5年前,她看到邻村人靠几袋柠条籽就换来钞票。于是便也扛起袋子上了山。“我早上6点出发采柠条籽,到中午能采大约10斤。”村民马方兰指着两袋子柠条籽说,仅去年,她靠采柠条籽实打实装进兜里5200元。
农户院落里,柠条籽在烈日下泛着金褐色的光。据了解,晒干后的柠条籽以每公斤45元至60元的价格销往市场,一部分运往内蒙古固沙前线,化作生态盾牌,一部分走进药厂车间。原州区炭山乡农业中心主任李明川表示,每年柠条一泛黄,乡里就通过微信群等提前“放榜”,将采摘时间、收购价格和注意事项广而告之,鼓励村民上山“淘金”。
相关新闻
-
原州区炭山乡2.6万亩柠条籽“沙沙”落袋
[2025-07-30] -
种出好菜 带富村民
[2025-07-30] -
西吉县为33个自乐班配备文化设备
[2025-07-30] -
银发艺术团送欢乐
[2025-07-29]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泾源县产业带动就业致富路 上半年劳动力转移就业29158人实现工资收入5.6亿元
[2025-07-29] -
1840幅作品展现民族团结与时代风采 第二届全国(隆德)书法大赛作品展开展
[2025-07-28] -
“彭庄蜜”香飘六盘山 小蜜蜂酿出大产业
[2025-07-27] -
彭阳县开门纳谏办好惠民实事
[2025-07-26] -
绿水青山中寻找致富密钥——原州区“山水工程”项目建设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2025-07-26] -
彭阳县禁毒办“科技+人力”筑牢禁毒防线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