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上的固原:当千年刺绣遇见 AI,十二景在丝绢上绽放新生
“叮咚!”4月17日深夜,马兰刺绣第五代传承人杨玲的手机弹出新消息——西吉县龙王坝景区联系定制“固原十二景”刺绣画!这几天,马兰刺绣刚刚完成了“固原十二景”刺绣画,一发到朋友圈,前来问询的客商就络绎不绝。
从六盘云海的磅礴到须弥佛光的神秘,从茹河飞瀑的灵动到老巷烟火的温情……为了让这些固原的灵魂景点在丝绢上“活”过来,杨玲巧妙地将版画构图的艺术感与AI智能设计的现代技术相结合,让十二处名胜不仅在视觉上栩栩如生,更暗藏光影玄机,每一幅作品在晨昏晴雨下都展现出不同的韵味,仿佛将固原的四季与昼夜都绣进了丝绢之中。
而这背后,是20余位高级绣娘历时五个月的匠心坚守。这是一场指尖上的马拉松,绣娘马芳展示着掌心的老茧,轻声说道:“我们尝试用足够细密、多彩的丝线完成逼真的视觉和触觉呈现,力求达到最佳的刺绣效果。”每幅65厘米见方的刺绣画,都经过数万次的穿针引线,其精准度堪比微雕,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绣娘们的心血与技艺。
“固原的每个景点,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它们是这片土地的灵魂所在,也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杨玲深情地说。作为一名刺绣非遗传承人,她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将家乡的文化与美好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固原、爱上固原。
近期,马兰刺绣将非遗与本土文化结合,一次次尝试创新与突破。不久前,他们还以白菜、肉牛、枸杞、滩羊等宁夏特产为题材,推出了“宁夏五宝”卡通系列玩偶。这些玩偶以可爱、接地气的造型,迅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成为爆款。而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加入,马兰刺绣的文创产品队伍也在持续壮大。刺绣果盘、笔筒、台灯、吊扇……这些融合了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各大景区和非遗产品店中走红,成为了固原文化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谈及未来,杨玲眼中闪烁着光芒,“今年,我们计划打造马兰刺绣数字展示厅,这些系列产品也将入驻其中,展现固原的旅游文化,让刺绣里的固原故事走向更大的世界。”从传统刺绣到融合AI技术,从景点刺绣到文创产品,再到即将开启的数字展示厅,马兰刺绣一直在探索中前行,将千年绝技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记者:马静)
相关新闻
-
中国烹饪协会专题调研我市特色餐饮产业发展
[2025-04-25] -
针尖上的固原:当千年刺绣遇见 AI,十二景在丝绢上绽放新生
[2025-04-21] -
原州区以工代赈项目打造家门口幸福工程
[2025-04-19] -
“精修细护”织就城市高颜值 市政部门高效修补让道路换新颜
[2025-04-12] -
多部门联合开展红梅杏霜冻防灾减损培训
[2025-04-12] -
六盘山下“绣”新篇——固原劳务品牌“破茧”之路
[2025-03-28] -
三言两语丨抓机遇 谋发展 添活力
[2025-03-28] -
小鹌鹑 大商机
[2025-03-19] -
产教融合赋能中药材产业振兴
[2025-03-18] -
西北最大活畜市场的造富神话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