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县“互联网+”助推县域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
近年来,泾源县依托“互联网+”,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探索构建名师、远程、网络“三个课堂”新模式,县域内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互通共享,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办学水平等全面提升,城乡、校际差距不断缩小。
4月29日,泾源县城关一小四年级(5)班正在进行书法课数字教学。课堂上,教师于红芳进入在线教学系统,运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教导泾源县兴盛乡中心小学四年级(1)班在智慧书法教室里上课的师生,同时跟随于红芳学习行笔技巧。自2018年以来,泾源县不断摸索、实践,通过“互联网+”创建“一托二”专递课堂,按照县城中心校带乡镇中心校、中心校带村小、一校带一校、一校带多校、强校带弱校的教学教研组织模式,由单一班级教学变为校际互动教学,城乡教师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备课、同步授课、同步教研,打破时空、地域、学校、班级界限,有效缓解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和课程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的问题。被托校按需“点课”、引领校照单“配课”,主课堂教师通过线上主讲,与副课堂学生线上互动,并定期以走教形式到帮扶学校“巡回指导”;辅课堂教师通过课堂辅导和线下服务,配合主课堂教师组织教学、答疑解惑,检测和评价学习效果。
为顺利推进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工作,泾源县还建立了教育部门和学校、学校和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沟通协调、协作配合、交流互动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校协作、师生配合、企业参与的“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格局。鼓励支持企业参与“互联网+教育”建设,引进网络三大运营商开展协同配合,为学校提供网络优质服务,实现了全县中小学光纤接入和宽带网络全覆盖,定期维护硬件设备、更新软件设施、升级网络系统,确保设备运行正常、网络联通顺畅。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将“三个课堂”开展情况纳入六盘名师、骨干教师考核办法,出台《泾源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督导评估实施细则》、《泾源县网络在线课堂应用督导评估细则(试行)》,推动“三个课堂”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制定了“三个课堂”课时认定办法,对主讲端教师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评定时予以倾斜,对承担名校网络课堂的学校,在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履职考评中予以倾斜。为保障“互联网+”常态化应用,成立了由主讲端教师、教研员、技术人员组成的“三个课堂”教学团队,分工负责课堂教学、课堂管理、教研指导、技术保障等工作,培养一批本土化专家,对在线课堂硬件建设、软件维护、课堂融合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师生充分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记者:梁园)
相关新闻
-
原州区举办“5.12”国际护士节文艺汇演
[2025-05-09] -
隆德县首张“个转企”营业执照落地 助力中药材种植户转型升级
[2025-05-08] -
彭阳县红河镇宽坪村千亩头茬菜心采收
[2025-05-08] -
西吉县“红绿融合”激活旅游新动能
[2025-05-08] -
原州区16万亩马铃薯开始全面种植
[2025-05-08] -
西吉76家就业帮扶车间点亮乡村振兴“就业灯塔”
[2025-05-08] -
泾源法院出台16条实施意见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2025-05-07] -
争取科技人才项目26个 隆德县点燃乡村“人才引擎”
[2025-05-03] -
新开通2条延伸3条,泾源县公交旅游专线开通!快来玩吧!
[2025-05-03] -
村部响起朗朗快板声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