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泾源:“双线”并举发“牛财”
“兄弟妹子加联手,亲戚老哥好朋友,进来卖,进来转,谁把好牛没看见?”
“全是净白脸、紫红花,定金一发,送到你的家。”
“东西美得很,先看毛,后看腿,毛发亮、腿又壮,和别的不一样。”
“又能看,又能养,拉回去果然很理想。”
……
1月10日,泾源县兴盛乡上金村村民于秀学在牛棚里,打开手机,通过网络直播,向网友推销肉牛和基础母牛。
于秀学是上金村的养殖大户,也是个网络主播。当说起牛,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顺口溜“出口成章”。
“出售的优质母牛都是在本地繁育的,知根知底,保质保量。”于秀学平均每天直播卖牛,除了少部分销往外省区,大多数销往固原五县区。
“前几天,给河南的网友出售了26头牛。”于秀学说。
“要做长久生意,不能做一锤子买卖。”于秀学直播卖牛有讲究:不知底细、品质不好的牛不卖,即便卖,也是自己买回先喂养观察一段时间再出售。
于秀学从2020年开始直播卖牛,凭借为人老实厚道,积攒了口碑和粉丝,也打开了销路。去年,他卖出600多头牛,纯利润60万元。最好的时候,一次直播能卖出10多头牛。
现在,在网上晒牛成为于秀学的日常。网友通过互联网看牛、定牛、付定金,他免费送货上门,网友验货后,再给他支付尾款。
“于秀学不仅把自家牛卖出去,还以高于市场价500元至1000元的价格,带动上金村基础母牛走俏周边市场。”上金村党支部书记李长青说。
上金村全村牛存栏1400多头,人均超过1头牛。像于秀学这样的养殖大户有10多户。在养殖大户示范引领下,大家靠着养牛发家致富,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泾源县守着这条“金律”不动摇,按照“优质+高端”的产业发展定位,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施‘抓龙头带动’‘出户入园’‘扩栏补母’和示范乡村建设‘四大工程’,主推肉牛品种改良、优质饲草料生产与加工利用、科学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四项技术’,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1+7+96’发展模式,建立‘户繁场育、联企带农’服务新机制。”泾源县政府相关领导介绍。
养殖大户洪全成,去年出栏肉牛700多头,带动“出户入园”18户,按照“五五分成”,每头牛给农户分红3000元至6000元不等。洪全成承担全区安格斯牛育肥试验项目,按照饲料科学配方养牛,每头牛年利润增加1500元,带动村民科学化、标准化养牛。
泾源县还实施了肉牛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万千百十”肉牛扩量工程等,形成了“大户带全村、园区带全乡、龙头带全县、全县成集群”的发展格局。扶持源牛等加工屠宰企业,增强牛肉精深分割、熟食品加工研发、冷链配送销售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如今,泾源县肉牛饲养量超过10万头,相当于户籍人均1.1头牛。今年,泾源县持续实施“泾源黄牛肉”品牌提升工程,鼓励农户扩群增量,扶持养殖大户向50头和100头养殖迈进,继续带领群众念“牛经”、发“牛财”。
相关新闻
-
原州区举办“5.12”国际护士节文艺汇演
[2025-05-09] -
隆德县首张“个转企”营业执照落地 助力中药材种植户转型升级
[2025-05-08] -
彭阳县红河镇宽坪村千亩头茬菜心采收
[2025-05-08] -
西吉县“红绿融合”激活旅游新动能
[2025-05-08] -
原州区16万亩马铃薯开始全面种植
[2025-05-08] -
西吉76家就业帮扶车间点亮乡村振兴“就业灯塔”
[2025-05-08] -
泾源法院出台16条实施意见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2025-05-07] -
争取科技人才项目26个 隆德县点燃乡村“人才引擎”
[2025-05-03] -
新开通2条延伸3条,泾源县公交旅游专线开通!快来玩吧!
[2025-05-03] -
村部响起朗朗快板声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