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村民族团结二三事
10月21日,连日的阴雨天气后,难得遇个大晴天,西吉县马建乡大湾村村民马志国掀开牛棚的草苫,让棚里的牛儿也享受久违的阳光。忙碌间,徒弟王学斌来到牛棚,帮着他一起侍弄,脸上布满愁容。
“咋了?”马志国问缘由,原来,王学斌刚从甘肃贩牛回来,一进家门,便得知走前怀着犊的母牛生产时死了。
马志国听闻,赶紧拉着徒弟到他家牛圈里看情况,聊以安慰的是牛犊很健康。为了挽回损失,马志国帮着徒弟把长大的牛犊卖了个好价钱,收入1.4万元,同时申请了养殖保险的理赔,保险公司赔偿1.2万元。
马志国上心徒弟的事,不是一天两天了。王学斌认马志国是师傅,更是打心眼里感激和佩服马志国。
马志国是村里的养殖大户,2015年起,依托扶贫政策开始发展养殖业,最多时牛饲养量达到80多头。马志国牛养得好,王学斌便上门讨教。马志国毫不吝啬,热情地迎进门,给他讲了一番养牛的门道。王学斌听得欢喜,但家里一贫如洗,哪有钱进行养牛前期投资。看出了王学斌的为难,马志国主动承诺:“你想养,没有钱不打紧,我赊牛给你,等你养牛赚了钱再还。”于是,马志国家的两头基础母牛便入住到王学斌家简易的牛圈里。
马志国真心帮扶,王学斌勤奋好学,回汉两族的师徒二人在发展养牛产业这条路上并肩同行,在村里传为佳话。
在大湾村,回汉群众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共谋发展的事例不少。
三岔组是大湾村的汉族聚居区,只住有一户回族群众。主人马志雄夫妻俩平日乐善好施,邻居逢人便夸。
2018年,为了浇灌自家的20亩玉米地,马志雄在院内打了一口机井,除去享受井窖补贴的1万元,自己花费了2万多元。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气候环境带来连年充足的雨水,机井没有发挥大作用,但这口机井并未闲置。
“井里水很多,谁家养牛、浇地缺水都来拉,不要钱。”自机井建成后,马志雄常在微信群里喊话——“这几天老人有病,我在县上忙,大门没有锁,有需要水的就去。”
村民张让改一周取两三回水,对马志雄一家人充满感激,“今年天旱,遇到自来水停水,多亏了马志雄家的机井水灌地。机井取水还要拉开电闸,人家不要电费也不要水费,两口子真是好人呢!”
村党支部副支书王万山有感而发:“村里回汉群众犹如兄弟姐妹,无论田间地头事,还是红白事,谁家有困难找上门,村民都会尽心尽力帮忙解难。”村里还有一个好传统,每年元旦,不用村干部上门招呼,大家自觉聚到村委会进行文体活动,打篮球、拔河、跳绳……乐此不疲,一办便是五年。(记者: 张艺菲 张淑玲 王旭东 实习生 锁治理)
相关新闻
-
泾源县香水社区志愿服务超2万小时 累计服务人群超3万 点点微光 照亮幸福
[2025-07-04] -
彭阳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25万亩
[2025-07-03] -
乡村小学水泥操场变身学生素质教育大舞台
[2025-07-03] -
隆德县为企解困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2025-07-02] -
天天讲安全丨彭阳县开展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检查
[2025-07-02] -
百人寿宴暖民心
[2025-07-02] -
中河乡开展庆“七一”文艺演出活动
[2025-07-01] -
原州区人民法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2025-07-01] -
原州区举办“七一颂歌唱给党 民族团结谱新篇”文艺汇演
[2025-07-01] -
“三支一扶”青年曹雪梅:用信息技术点亮隆德乡村教育之光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