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水困 兴水业 活水权——看固原如何点“水”成“金”
9月3日,固原市“四水四定”工作培训会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全市62个乡镇795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水,自来水普及率稳定达到99%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81.15%;用水权抵押授信贷款突破亿元大关……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发生在西海固大地上的深刻“水革命”。
水,曾是固原最深的痛。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4%,“缺水”像一把枷锁,制约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转机始于固原市对“四水四定”原则的深入实践,该市不仅制定了涵盖6大类40项的指标体系,更让水资源迈出了从“无偿使用”到“有价资产”的关键一步。
进入初秋,隆德县联财镇的千亩蔬菜基地里,辣椒垂挂,西瓜饱满。村民们在田间穿梭采收。“过去大水漫灌,一亩地要350方水。现在用滴灌,140立方米水就够了,省下的水就是钱啊!”基地负责人何迎春的“用水账”,道出了固原市从“缺水之城”到“节水样板”的关键转变。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一套覆盖全县的“长藤结瓜式”灌溉体系在支撑。 通过库坝联蓄联调,雨水、地表水被高效收集和利用,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67大幅提升至0.752。而放眼整个固原市,100.47万亩农业灌溉面积已完成用水确权,17102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被精准分配至每一块田、每一个农户。

隆德县通过库坝联蓄联调,高效收集和利用雨水、地表水。
工业领域的“静默革命”同样深刻,水资源正沿着“资源——资产——资本”的路径实现价值跃升。8月8日,固原利华淀粉有限公司以4万立方米地下水用水权作为抵押,成功获得银行贷款,其中用水权质押金额达2000万元,有效缓解了原料收购季的资金压力。“这笔贷款正好用于收购马铃薯。”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笔资金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让企业能够全力投入新产季的加工运营。
这只是固原市盘活“水资产”的一个缩影。通过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该市已开展用水权交易26笔,交易水量超过7000万立方米。像“利华淀粉”这样的用水权质押贷款已累计达成33笔,总额高达2.98亿元。与此同时,该市已完成用水确权的工业企业达225家,累计征收用水权有偿使用费2394.63万元。一纸权证,真正让沉睡的资源变成了流动的资本。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其成效正在西吉县的山水之间清晰可见:山坡上新植的林木层层叠叠,曾经的水土流失区变成了层叠的梯田和小型蓄水坝。通过系统性的生态修复,西吉县完成了超过5000亩的封山育林,治理了数十公里河道,并建成多处污水处理设施。最令人欣喜的是,以往泥沙较多的葫芦河,如今水质已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河岸旁生态隔离带的建设也让水体更加清澈。这些努力,不仅留住了水土,更改善了沿岸百姓的生活环境,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祉。
如今,固原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水土保持率达到81.15%。从“为水发愁”到“因水而兴”,固原正沿着这条节水之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路先行。
相关新闻
-
宁夏舞蹈破冰之作!《黄河北流》首登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展演
[2025-10-26] -
江南印记 六盘回响 ——一场跨越千里的温暖对话
[2025-10-21] -
“四色”固原亮相苏州
[2025-10-18] -
层林尽染六盘山,这抹秋日限定浪漫等你赴约!
[2025-10-15] -
2025宁夏彭阳半程马拉松赛激情开跑
[2025-10-02] -
原州区500余名学生开展徒步莲花沟实践活动
[2025-10-01] -
宁夏推出3条金秋康养线路,邀你沉浸式体验乡村慢生活
[2025-09-30] -
红色固原 邀您相约丨我市2025年丰收大集促消费活动成果丰硕
[2025-09-28] -
“村BA” 不止是一场比赛
[2025-09-25] -
六盘山牛肉日销超1500斤成“村BA”明星产品
[2025-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