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里的致富秘籍
一株株看似不起眼的蒲公英能做什么?有什么价值?在泾源县黄花乡平凉庄村,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8月1日,走进平凉庄村闽宁中药科技产业园宁夏壹品康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区内,淡淡清香扑鼻而来,蒲公英叶茶、蒲公英根茶、蒲公英花茶等二十多种产品整齐摆放。
“蒲公英全身都是宝,它的花、叶、根、茎各个部位都能制成不同茶品,没有废品。”宁夏壹品康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广云拿起一罐茶细细介绍。不仅如此,蒲公英还能和蜂蜜、红枣、玫瑰花、菊花茶等融合制成多样茶品,在保留蒲公英药用价值的基础上,又有特定的功能和风味。
在泾源,中药材种植不足为奇,但除了大黄、独活等常种的中药材,蒲公英的种植基本空白。在平凉庄村,蒲公英为乡村振兴和农户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这源于一次偶然的茶叙。
于广云是泾源人,之前在陕西西安打工20余年。一次跟朋友喝茶,闲谈时了解到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现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养生茶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蒲公英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诸多功效,市场前景广阔。更让他心动的是泾源气候冷凉,土壤肥沃,正是培育优质蒲公英的理想环境。2022年春节后,看准机遇的于广云返回家乡,决定发展蒲公英种植产业。
于广云的想法得到平凉庄村村委会的支持,经过商讨研究,村委会决定将本村原有的蜂蜜加工场地提供给他,盘活闲置资源。场地有了着落,于广云开始一心扑在蒲公英事业上。外出拜访专家、考察学习取经、研究人工种植技术,2023年,宁夏壹品康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集种植、加工、销售、产业帮扶于一体。公司投资39万元从河南省引进整套制茶设备,对蒲公英进行精细化加工。从采摘、分拣到切割,再从清洗、杀青、揉捻到干燥,公司严格把关每道工序,确保茶叶品质和口感。
“蒲公英揉捻的程度、蒸的时间还有烘干的温度都有讲究,刚开始时,因为不熟练,浪费了几千斤。”于广云说,经过不断尝试和反复琢磨,第一批蒲公英茶终于做成功了。看着制成的茶叶条索完整,色泽自然,泡出的茶汤金黄透亮,口感清香,于广云满心欢喜。
为了能批量生产,于广云去东北以每公斤30元的价格购买特大型多倍体新品蒲公英种子,带领公司率先建立蒲公英种植示范基地,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严格遵循科学的种植方法。基地还采用绿色种植模式,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确保蒲公英的品质。“新型品种的蒲公英生长个体、营养成分、药效是普通蒲公英的4至8倍,所包含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菊糖、蒲公英素等成分也是同类产品无可比拟的。”于广云介绍,茶叶在本地市场销售的同时也在西安销售,逐渐被消费者认可。2024年公司种植200多亩蒲公英,纯收入近40万元。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于广云的信心和干劲更足,联农带农、帮助农户增收致富的目标也更明确。公司为当地农户提供务工就业岗位,目前已稳定吸纳就业人员10余名,阶段性解决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200多人次,年支付务工费40万元以上。“种植、采收的时候在地里忙活,闲了就来车间干活,一个月能收入近3000元,有活干大家心里都开心。”村民马彦霞说。
在基地示范带动的基础上,公司还带动当地村民种植蒲公英,为农户提供保底收购价,每亩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为了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公司和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渠道。今年,在公司带动下,蒲公英种子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其中农户400亩、村集体1000亩,公司种植近600亩,20多户村民和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参与农户日益增多,蒲公英种植正逐渐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
“后期,我们计划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研发蒲公英粉,生产加工蒲公英挂面,扩大产值,提升效益,扩大市场。”于广云说,公司还将与康养机构、茶馆等建立合作关系,将蒲公英茶融入康养服务中,并开发以蒲公英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为消费者和游客提供多样体验。在广袤的田野上,一株株蒲公英肆意生长,它们承载着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记者:任悦儿)
相关新闻
-
“两项补贴”里的幸福晚年
[2025-08-05] -
蒲公英里的致富秘籍
[2025-08-05] -
西吉县开展“工会送清凉 防暑保安康”慰问活动
[2025-08-05] -
原州区妇联巾帼志愿服务暖民心
[2025-08-05] -
村规民约“约”出彭阳文明乡风新气象
[2025-08-05] -
隆德县供电消防联合开展主题活动
[2025-08-05] -
自治区青少年篮球(乙组)锦标赛在西吉县举行
[2025-08-05] -
隆德县持续做好“文旅+康养”文章
[2025-08-05] -
歌声里的泾源 夏日文旅正红火
[2025-08-05] -
“音你相约 好韵泾源” 2025 年泾源县原创音乐发布暨演唱会开唱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