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劳务协作共叙新时代“山海情”
从六盘山到武夷山,从黄河之畔到闽江之滨,在闽宁协作的深厚情谊中,一批又一批原州区籍务工人员奔赴福建,在新的岗位上开启了他们人生的新征程。
自闽宁劳务协作开展以来,原州区持续优化服务体系,为务工人员打通就业绿色通道。目前,原州区在福建省设立劳务工作站4个,与福建相关县区签订劳务框架协议5份。今年已对接访企15家,拓展就业岗位1000余个。
在劳务输送过程中,原州区为外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路途餐食、购买“铁杆庄稼保”意外伤害保险,安排专人“点对点、一站式”集中护送,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一站式”就业服务。沙小斌便是众多受益者之一。2022年10月,他从宁夏飞毛腿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如今已从普通员工晋升为储备组长,月工资6000多元,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还能帮衬家里。
当地政府与企业协同发力,为原州区籍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保障。福建省出台专项政策,对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宁夏籍务工人员给予岗位工资补贴和一次性交通补贴。企业则在食宿、关怀、职业发展等方面下足功夫,对遇到困难的员工给予及时帮助。
此外,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为原州区籍务工人员提供免费宿舍、餐食补贴,并设立员工关怀基金。针对语言不通、环境不适应等问题,企业通过组织培训、文化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快速融入集体。和沙小斌一同入职的原州区籍务工人员,如今大多数已成长为技术骨干,工资不断提高,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张有明和沙小斌一样,成长轨迹颇具代表性。2019年,他进入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务工,凭借对自动化技术的热爱与钻研,转型为技术员,并逐步晋升为制造工程中心技术员。张有明经常鼓励更多家乡的伙伴赴闽发展,并告诉他们,只要有技能就能拥有更好的岗位、更优质的薪酬待遇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在两地协同推动下,闽宁劳务协作成效显著。2021年至今,原州区通过“点对点”方式累计向福建输送务工人员1649人,规模逐年递增,人均月收入5500元以上。很多像沙小斌、张有明这样的务工人员在福建扎根成长,生动地诠释了“输出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的闽宁劳务协作成效。
今后,原州区将不断强化闽宁劳务协作力度,建立良好沟通合作机制,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持续加大访企拓岗频次,实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和直播带岗活动,精准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实现技能提升和用工需求的“双向奔赴”,以劳务协作新成效共绘山海情深新篇章。(通讯员:梁雪娥)
相关新闻
-
西吉县火石寨丁香花节农文旅促消费活动开幕
[2025-05-18] -
原州区2025年中国旅游日文旅促消费活动启幕
[2025-05-18] -
原州区头茬菜心上市了
[2025-05-17] -
玉米地里的“西蓝花革命”——原州区黄铎堡镇产业结构调整见闻
[2025-05-17] -
西吉县农村妇女创业贷款助力妇女创业路
[2025-05-17] -
“泥土课堂”有新意
[2025-05-17] -
宁夏隆德:让豌豆苗四季生“金”
[2025-05-17] -
大湾羊的“鲜”味密码——泾源县国道经济激活乡村产业
[2025-05-17] -
西吉县食用菌产业跑出 “加速度”
[2025-05-16] -
一场别开生面的“庄头会”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