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七旬老人跨越千里捐资万元助力固原红色教育
4月15日,一笔来自山东省德州市的特殊捐款,让固原市弘文中学的师生们再次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温暖。该校工会主席王毅将加盖公章的捐赠收支回馈单和荣誉证书,邮寄至德州市天衢新区长河街道办事处杨庄村居委会,完成了78岁退休工人徐英的夙愿。

“这些孩子眼里有光!”通过手机屏幕见证全程的徐英数次落泪。这位祖籍甘肃兰州的老人,曾随服役于某导弹部队的丈夫短暂居住银川。“当年只知道任山河战斗惨烈,却因部队纪律没能亲往祭奠,成为我和丈夫此生一件憾事。”直播画面中,学生们行程艰难,但眼神始终坚定的场景令人动容,让徐英想起丈夫讲述的军营往事和丈夫生前未完成的心事,当即决定捐出1万元养老金,“给孩子们添置些徒步装备”。
在捐赠留言中,老人特别提到: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条件优渥,没有吃过苦,能积极参加这种活动,有这样一份毅力坚持下来,不容易。“这种传承,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王毅表示,这笔捐款将用于后期学生奖励。
老人也感慨于组织者的担当和勇气,为他们点赞。“30年的坚持、上千人的组织能力,承担的压力和责任可想而知,固原了不起!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了不起!”
据悉,该活动已形成科学保障体系:前期一个月体能训练、途中设立应急补给站、全程定位追踪。30年来,累计3万余名参与者无一人中途退出,近年来更吸引上海、广东等地学校前来“取经”。教育专家评价,这种“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实践教育,正是对“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生动回答。
一位现居山东的老人,一笔跨越千里的捐款,为固原的“百里徒步祭英烈”添上了一抹温暖的注脚。78岁的徐英老人在直播中看到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的少年们磨破了脚仍高唱红歌的画面后,捐出自己的一份心意。这份来自山东德州的牵挂,让一场持续30年的“行走的思政课”,有了更厚重的精神回响。
山河虽远,信仰同频。从线下跋涉到云端共情,这场“1.2亿次观看”的红色教育实践,因一位老人的善意愈发丰满。这也折射出红色教育最动人的力量——当少年用脚步丈量信仰,白发老人用善举守护信仰,代际之间便架起了一座精神传承的桥梁。徐英老人捐出的不只是钱,那是经历过困苦年代的老一辈,对新一代“不忘来时路”的殷切托付;学生们双脚上磨出的不只是水泡,那是新时代青少年用行动作出的坚定回答。
相关新闻
-
建设现代化 奉献有我丨微光如炬 礼赞时代追梦人
[2025-05-01] -
“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丰富我市群众文化生活
[2025-05-01] -
我市青年马骏张玮荣获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2025-05-01] -
“五一”假期固原推出42项文旅促消费活动
[2025-04-30] -
五天高速免费!宁夏交投全力做好“五一”保通保畅工作
[2025-04-29] -
市政协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025-04-27] -
为咱老百姓点个赞丨“做不了红花,我可以继续当绿叶”
[2025-04-25] -
两级法院联合市工商联开展“法企共建”活动
[2025-04-23] -
小小纸条大大的爱
[2025-04-19] -
百货陷身 “火海”!固原一半挂车高速起火,消防员奋战5小时扑灭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