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宁夏文化新名片 | 以“四色”描绘固原现代化建设新图景
秋季的固原,金色的田野上,丰收的画卷徐徐展开。五河流域的田野流翠泻绿,粮食满仓、果蔬丰盈,农家人忙碌着收获,脸上洋溢着满足而幸福的笑容。秉承悠久的农耕文化,该市培育的黄牛肉、马铃薯、冷凉蔬菜等“土特产”,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富民产业。
“固原市已建成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百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和50万亩冷凉蔬菜基地,年产鲜菜200余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5亿元;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60亿元,年提供农民收入1150元;肉牛饲养量100.9万头,牛肉产量达到5.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45亿元。”日前,固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红色、绿色、古色、特色交融辉映,共同绘就了固原之美。在这里,可品尝独具风味的六盘珍馐,感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气,回归“轻煮时光慢煮茶”的田园时光,感悟文脉绵长,汲取精神力量。
山川河流、农家田野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固原历史悠久,自商周以来,不绝于史书,曾有七朝在此设州建郡。在海路取代陆路之前,固原一直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中西文明的交汇之处、对外交流的开放前沿。北魏漆棺画、北周鎏金银壶、凸钉玻璃碗等“国宝”,承载着丝路古韵,展现了丝路文化的包容与开放。战国秦长城、古“萧关”、姚河塬西周遗址等历史遗迹,见证中华民族融合与发展。
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固原5天4夜,写下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1936年10月,红一、二方面军会师将台堡,标志着伟大长征胜利结束,让六盘山享有“胜利之山”的美誉。六盘儿女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
行走的思政课,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改土治水,森林覆盖率由“三北”工程建设之初的1.4%增加到16.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湿地保护率分别提高到87%和22.1%,水土保持率达到80.5%。六盘山森林覆盖率达到59.8%,年径流量5.29亿立方米,滋养着陕甘宁3省18个县区800多万人口。年均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2%以上,8个国控和4个区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
特色产业映红农民幸福笑脸。
沿着文明足迹走来,激荡奋进力量,演绎生命的张力,新时代的固原步伐铿锵有力。“固原市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立足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建设,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特色富民’的发展理念,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一三二’产业发展的新路。”固原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
我市“金徽杯”乒乓球联谊赛火热开打
[2025-04-26] -
“流量”变“增量” “颜值”变“产值” 六盘山山花节启动农文旅消费新引擎
[2025-04-14] -
脚步丈量信仰 青春对话历史 ——固原“行走的思政课”三十年坚守与创新
[2025-03-28] -
生活随手拍丨“活起来”的大课间
[2025-03-21] -
隆德县八千五百亩供港蔬菜播种新希望
[2025-03-18] -
阳光课间 活力绽放
[2025-03-13] -
联动报道|一堂课,行走天地间
[2025-03-06] -
魏氏砖雕:从百年传承到现代创新
[2025-03-05] -
古城“燎疳”来压轴 隆德“非遗过大年”引客18万人次带动消费620余万元
[2025-02-21] -
原州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