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农带农新模式 群众致富新途径
12月10日,隆德县神林乡神林村村民王多治边给蔬菜大棚安装卷帘边算收入账,土地流转后,他在家门口务工,一年下来可收入4万元。
今年,隆德县探索联农带农工作模式,完善企业与农户产业发展利益分配机制,让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神林乡围绕主导产业,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喜获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务工就业得薪金。
神林村利用闽宁帮扶资金收回固定资产,对闲置的菜棚、鸡棚进行改造提升,盘活土地460亩。成立神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全村2523人全部入股参与经营,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西瓜、菠菜和香菜种了两茬,毛收入137万元。用工700多人次,发放工资60多万元,支付土地流转费27万元,形成固定资产1600万元。”神林村党支部书记王昌盛说。神林村收回资产和土地交由村民经营管理,既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保证土地流转收益,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一举多得。
神林村是隆德县培育富民产业中一个缩影。隆德县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基地”、“公司+专业村+农户+基地”三种联农带农模式,带动2245户农户发展特色产业。
建立“定向投入、价格保护、风险保障、利润分配”四项机制,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销售合同,与养殖企业、合作社签订让利购销合同,帮助农户购进饲草8320吨,帮助农户销售育肥牛6000余头,户均增收960元,实现农户和产业保险全覆盖。
在推进产业发展中,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物资供应、生产托管、技术支持、采收加工、代储代销”五种服务方式,捆绑农户发展壮大产业;政府通过政策补贴,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提升服务能力。围绕冷凉蔬菜产业发展,扶持企业建成冷藏库40座,企业代销农户果蔬产品5.8万吨,户均增收340元。(记者:赵静)
相关新闻
-
隆德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025-11-13] -
彭阳县“山水工程”弥合生态“裂缝” 总投资12.8亿元 修复总面积73.2万亩
[2025-11-12] -
中河乡两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2025-11-12] -
原州区举办社区趣味运动会
[2025-11-11] -
泾源县深化民宿开办“一件事”改革激活农文旅发展活力
[2025-11-11] -
“双奖”苹果的增收密码
[2025-11-08] -
彭阳一小教育集团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2025-11-08] -
原州区专项行动“亮剑”执行难
[2025-11-08] -
隆德县第六届科技节点亮少年科学梦
[2025-11-07] -
原州区十小210名师生开展校外研学实践
[2025-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