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保平:支持建立六盘山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
新华社客户端宁夏频道3月9日电 “加快六盘山生态功能区恢复建设和持续保护,对进一步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保障下游数百万群众饮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建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支持建立六盘山水资源保护跨省(区)生态补偿机制,协调推进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尽快开展协商谈判,签订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打造六盘山生态保护示范区。
李保平说,六盘山是国家“三区四带”黄河重点生态区重要单元、“两屏三带”重要节点、黄土高原西部的“水塔”“绿岛”和物种基因库,黄河主要支流泾河、清水河和渭河支流葫芦河的发源地。“六盘山的生态建设保护,护佑着宁南、定西、陇东、关中地区生态安全和黄河安澜,关系着陕甘宁3省18县市(区)800多万人长期饮水安全,其生态方位、生态定位、生态地位决定了固原在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生态安全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李保平指出,支持建立六盘山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既有法可依,又符合当前高质量发展战略。一方面,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文件明确了生态补偿的主体责任、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等;提出生态补偿要贯彻谁受益谁补偿,生态保护补偿力度与财政能力相匹配、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衔接;按照生态空间功能,实施纵横结合的综合补偿制度等原则,促进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利益共享,加大纵向补偿力度,健全横向补偿机制,为生态补偿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机制保障。另一方面,建立六盘山跨省生态补偿机制是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契合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要求,也是落实国家有关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举措。
李保平说,按照六盘山生态价值和评估各方收益情况,建议每年给固原市生态补偿5亿元,其中中央纵向补偿2亿元,陕甘宁三省(区)各补偿1亿元,真正落实“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补偿原则,确保发源于六盘山的泾河、清水河等黄河支流水源涵养、水质清洁,造福沿岸人民群众,也使固原人民切身体会到绿水青山能够换来金山银山。
相关新闻
-
向着充满希望的春天进发——宁夏代表团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侧记
[2022-03-12] -
逐梦新征程 奋斗创未来
[2022-03-12] -
为教师做好“加减法”,今年两会,老师们关心的话题都在这里啦丨两会盘点
[2022-03-12] -
两会上,大学校长们有哪些建议?
[2022-03-12] -
人民日报丨陈润儿代表:实施“四大提升行动” 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2022-03-11] -
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主要集中在这三方面
[2022-03-11] -
两会日历 • 今日议程|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
[2022-03-11] -
宁夏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审议有关决议草案 陈润儿讲话 咸辉参加
[2022-03-11] -
陈润儿咸辉看望全国两会宁夏代表团新闻工作者
[2022-03-11] -
2022年两会将这样影响你的生活
[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