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十一”消费维权报告:新能源车充电排长队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在9月30日至10月9日共计10天监测期内,系统共收集“十一”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9518930条,日均信息量95万余条。9月30日最多,为1277191条。监测发现,今年“十一”假期消费负面敏感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景区、快递和食品消费四个方面。
交通类负面敏感信息与高速出行密切相关。
第一,新能源车增多,服务区排队充电现象严重,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在假日集中出行期间被迅速放大,是应予关注的新问题。
第二,男子举报上百辆走应急车道车辆,同样的现象以往节假日期间也有出现。假日期间,“景区”类负面敏感信息在多地出现,主要源于假期出游人流量骤然集中,景区承载能力开始经受流量与舆情的双重考验。
中消协分析,盘点梳理舆情表达的内在动因与热度呈现,假期消费结构重构的动态演进过程中,交通、旅游、快递和食品消费四个线下消费场景的舆情聚集,应该与以下五个方面的“不适配”密切相关:集中休假的制度设计与假期消费诉求的“个性化”“品质化”趋势不适配;景区产品设计中智能化、数据化设备设施的“硬投入”与运营管理手段、反应速度等“软实力”的提升效率不适配;服务供给“有没有”的目标设定与消费诉求向“好不好”升级的变化趋势不适配;网红产品、流量美食的“人设”人气与诚信、守法的展业营商底线要求不适配;消费者对品质提升、体验感升级的更高追求与健康消费理念、智慧消费行为的自我建设不适配。
中消协表示,本次“十一”假期舆情在四个线下场景的高度集中,说明相关领域行业的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消费者期望高、呼声大。需要相关各方直面问题、强化内功修炼;精细整改、着力优化完善;担当作为、不断防微杜渐。
相关新闻
-
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来了!固原避暑路线在列→
[2025-06-30] -
7月1日起黄河正式进入主汛期
[2025-06-30] -
“8+8+N”机制跑出矛盾调解“加速度”
[2025-06-28] -
我市自主选育抗旱抗条锈丰产冬小麦品种通过审定 实现育种工作重大突破
[2025-06-24] -
市老年大学开展研学活动
[2025-06-21] -
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为480名隆德学子筑“梦巢”
[2025-06-21] -
首次记录 宁夏中部发现蜥脚类恐龙大面积足迹群
[2025-06-20] -
为咱老百姓点个赞丨绿茵场上的追风少年
[2025-06-20] -
别样的人生丨王海娟的破茧人生
[2025-06-20] -
六盘山扩建电厂至六盘山750千伏线路工程进入基础施工阶段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