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杂粮做成腊八粥。
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有千年历史。
腊八粥的内容丰富。因着各地的习俗不同,五谷、豆类、蔬菜、肉类都可以往里加,满满当当、热热乎乎一大锅,或绵甜、或咸软,一勺入口,似乎就是年的味道了。
无米不成粥,做腊八粥的绝对主角,当然是大米,配角则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了,红豆、绿豆、黑豆、黄豆,红枣、莲子、核桃、杏仁、桂圆、葡萄干、花生米……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进入腊月,翻黄历,天天都是吉日,不信,你听听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再看看绵延不绝的迎亲队伍,还有一张张喜笑颜开的脸,而且往往在腊月十二、腊月十六、腊月十八,好日子好事情就达到了高峰期——离年越近,聚众贺喜的事情就越来越多。
喜日子就要办喜事情,喜事情最多的要数结婚了。民间一般有“正不娶、腊不定”的谚语,人们都会在选在正月订婚,腊月结婚。
结婚结婚,婆家娶媳妇添新人欢欢喜喜,娘家嫁人不舍闺女恓恓惶惶。婚礼上,婆家人笑开了颜,娘家人哭红了眼。
一件喜事,两家状态完全不同。如同这一碗内容丰富的腊八粥,有甜到心里如蜜的枣子,也有未抽芯略显苦涩的莲子;有软糯得要化成浆的米粒,还有百煮不烂的豆子。但是,一锅熬煮之后,百谷百味竟也调和成了一碗和谐,吃进嘴里,品咂年节,品咂今昔。
如此看来,万事万物皆有其组合在一起的合理性和规律性。无论怎样,年来了,既要好好地迎接,也要认真地跨过去。当下,先熬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感受年的味道!